红色足迹 < 返回主页
优秀是一种习惯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
黑龙江哈尔滨热电公司,位于黑龙江省会城市哈尔滨,两台35万千瓦供热机组于2014年投产运营。这里没有大容量装机,也没有让人肃然起敬的革命历史故事,走进这里,走近干部员工,你却会被一种勇于争第一、把优秀当习惯的劲头所震撼。采访中的每一天、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为这种震撼给出了鲜活的注解。
系好第一粒纽扣,好师傅带出好徒弟
运行部值长王锎说,哈热年轻人的上进源于好师傅的引领。
王锎今年35岁,2011年太原理工大学毕业后入职哈热公司,今年2月提任值长,是同期入职大学生中成长较快的一个。
图为哈热公司运行部值长王锎在精心操作设备。
王锎的第一任师傅叫宗寿丰,大他17岁,是从双鸭山公司调过来的技术骨干。王锎刚到运行部进行岗前培训时,还是个技术“小白”,师傅问他:“你想不想在运行干出点出息来?”王锎说“当然想”。师傅说“我要求严,想好好干你得做好吃苦的准备。”
师傅对王锎的要求真挺严的,那种严像家长,像父亲。王锎那一届新入职大学生曾在吉林长春一热培训,住的是厂外宾馆。师傅出去办事时,会给王锎“留作业”,回来考问学会没,还会顺手摸摸电视机的显示屏热不热,监督他有没有偷着看电视。
“新入职的年轻人起点都差不多,差距就在你怎么利用时间,时间用在哪儿,成绩就出在哪儿。”师傅说。
考完理论,师傅就给王锎讲实操,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讲现场可能遇到什么情况,该怎么处理,王锎一点点记到心里去。
哈热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谢兴华说,公司特别重视年轻人的培养,给新入职大学生配的师傅都是精挑细选的,技术过硬,政治站位高,人品端正,目的就是给年轻人一个好的引导,帮他们系好人生第一粒纽扣。坚持这样做,创先争优的企业文化就有了传承。
图为哈热公司举办集控值班员技能竞赛。
因为有好师傅的引领,王锎这一届的新入职员工状态都特别好,现场实习时,都较着劲儿、比着学。本来五班三倒已经很辛苦,还要自我加压,哪怕是刚上了一个后夜也不懈怠,睡醒了就去现场。每天两点一线,又始终穿着工作服,“110路”公交车的乘务员都认识他们了,早班车和末班车经常被这帮年轻人“包车”,盛满了欢声笑语。
机组试运期间,这帮年轻人更是一头扎进现场,熟悉系统和设备。基建初期,值班宿舍不够用,不值班的来学习就自带行军床或睡袋,困了就睡,醒了就学,饿了吃一口方便面。厂家技术人员被他们缠着问问题问个没完。有付出就有收获,一般的岗前培训达到定岗条件要一年时间,他们用三个半月时间就完成了。反送电操作时王锎已经可以“上手”干活,机组试运时已经可以坐到操作盘前。
王锎说,他们值共19人,35岁以下的14人,非常有朝气。班前或就餐时经常会因为技术问题“吵架”,先是两个人“吵”,后来又有人不断加入,就变成了“群架”,师傅们就在旁边看着,直到最后“吵”出个结果来。这种氛围下,哈热公司产生了12个实用型专利,发表或获奖的学术论文共26篇,对一个不到400人的热电公司来说成绩非常不错。
领导高站位,好机制助力创先争优
1992年出生的维修部电气试验室一级检修工纪书林对笔者说,哈热的领导重视人才培养,给年轻人创造机会,这是最吸引她的地方。
2018年系统内招聘,纪书林和爱人一起来到哈热。原因就是新公司机会多,学习氛围好。
就拿参加技能竞赛来说,大家积极性都特别高,每次由谁参加比赛,要上党委会讨论决定。党委书记还会亲自找候选人谈话,过程中考问,了解专业水平达到了什么程度。
能参加比赛的员工毕竟是少数,为了鼓励全员争先,哈热公司设立了“金牌阀门能手”“金牌节能能手”“金牌化验能手”“金牌运行操作能手”等奖项,开展常态化的“党群金牌联合大行动”等劳动竞赛,提升普通员工的岗位技能。
图为哈热公司举办安康杯“两票”知识竞赛。
纪书林在大学学习的是化学专业,到公司后转专业从事继电保护工作,在东北公司组织的继电保护专业比赛中获得了第三名,又在黑龙江省组织参加的继电保护技术专业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名次本身不重要,但它是一种认可,让我知道只要我努力我就能行。”纪书林说。
哈热好几个员工跟笔者说起,投产初期,哈热第一任总经理曾给年轻人定下目标:第一年要在公司级竞赛拿名次,第二年要在东北公司竞赛中拿名次,第三年要在原国电集团竞赛中拿名次,这样人人争先的好传统一直传承至今。
系统内有人戏称哈热是“拿奖专业户”,无论什么比赛,只要有他们参加,必定获奖。笔者翻阅了他们近年的获奖记录,的确让人眼前一亮:2016年,在东北公司组织的竞赛中,获得燃料智能化竞赛个人第一名、600MW仿真机竞赛一等奖,燃料智能化竞赛团体第一名。在东北电力系统工委组织的竞赛活动中,2018年获集控技能竞赛一等奖、供热知识竞赛一等奖,2020年获仿真机竞赛团体第一名。2018年到2020年,在黑龙江团省委举办五大集团优秀骨干青年的技能竞赛活动中,获得集控、燃料化验、继电保护等专业4个第二名。屡屡摘金夺银,哈热人也乐于谈起他们的“战绩”,这是他们的技术自信,每一个新的战绩又变成一个新的起点,形成了良性循环。
在哈热采访,发现年轻人对公司领导都很“熟”,随口就能说起哪个领导对他们有什么影响。哈热公司班子成员的联系点是一年一变的,几年下来就差不多“全覆盖”了,这也促进了班子对各部门情况的深入了解和对公司整体情况的全面掌握。班子成员下联系点,不只参加组织生活,还会跟员工座谈,把自己的工作和成长经历分享给年轻人。加上青年人才“雁阵计划”、青年人才成长绿色通道等,激活了“一池春水”,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带动着整个企业昂扬向上。
公司领导对年轻人也很“熟”,各专业的骨干随口就能叫出名字,长项、弱项和发展方向心中都有数。王锎说,他当了值长以后,党委书记就专门到岗位上跟他谈话,指导他要在搞好专业的同时学习带队伍,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感觉自己就像一棵幼苗,成长的每个关键点都得到了最好的营养和扶持。”王锎说
优秀是一种习惯,好文化在赓续传承
从筹建期开始,到基建、生产、供热、党建全流程和各领域,都能看到哈热的“创先争优”。
生产支部书记张春利2010年来到哈热,当时的工作是跑前期。刚到时两眼一抹黑。他印象最深的是刚来第二天去环保局,因为找不到地方,就打了出租车,结果司机一脸诧异,然后一脚油门把他送到了大门口,原来环保局离单位只有几百米远。
前期的辛苦只有经历过才知道。有时一天跑好几个地方,中午没地方休息,张春利就把车停在路边小睡一会,等人家上班了再第一个排队去办事。人若不在第二天接着去。有个地方部门的主管感叹张春利上班“打卡”比他们内部员工还积极。
跑完了前期,张春利的急性子生生被磨成了好脾气。不过那个过程是他的珍贵回忆,因为“盯得紧”,在同期进行的几个项目中,哈热项目最早拿到了上级批文。
生产人员带笔者参观生产现场,文明生产非常到位。化学制水车间,一排排彩色的管路光可鉴人,堪称艺术品。带我们采访的黑龙江公司党建部孙烨调皮地用手摸了一下地面,又让我看她的手,“一点灰也没有,这也太干净了,比我家的客厅都干净。”
哈热公司基建时就提出要建设“四高”工程,铸造精品,让“新机生效”。基建期的安全、质量管理取得了突出成绩,在集团春秋检及精细化管理专项检查评比中,连获四次第一,两台机组投产时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在当时国电集团29台同类型机组中分别位居第一名和第二名。机组投产当年即盈利,并连续七年盈利。
走进哈热运行集控室,一眼就能看到墙上的几个大字“对标先进,度电必夺”。当班值长胡春生向笔者介绍,同等条件下黑龙江省内机组负荷率排名,哈热公司始终名列前茅,月度第一的频次占一半以上。机组深调峰做得也好,最低能调到11万千瓦左右,调峰幅度31%,取得了良好的收益。
图为哈热公司举办燃煤系统全流程讲解竞赛。
不只是生产领域争先,在供热市场上的竞争也一样。最早供热时没有经验,用户有意见,“女汉子”王丽苹带着热力分公司综合部的同志们“打地铺”,24小时接听电话,积极处理问题。现在,哈热的供热已经是品牌,很多单位排着队签协议。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等国企也找上门来,因为“货比三家”,口口相传,用户们信得过国能哈热公司的供热质量。
哈热员工383人,党员196人,占比超过50%,抓好党员队伍就能带动全员。各支部的“三会一课”也赛着来,看哪个支部“三会一课”最用心思,掌声最多。很多员工还能记起经典片段的配音秀,甚至能复述台词:“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工人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天字,是天下的天,工农大众就应该是天下的主人!”。你能从那种兴奋的复述中感受到党课在党员心中刻下的印记有多深。
哈热公司荣获集团公司“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岗位建功“先进集体”称号,时任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谢兴华作为10家获奖单位代表登台领奖。
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国电“五星级企业”、国家能源集团“安全环保考核一级单位”、国家能源集团“首届文明单位”、国家能源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能源集团“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岗位建功先进集体……年轻的哈热,典藏荣誉,传承着“凡事竭尽全力,做就做到最好”的优秀基因,踏上新征程,再创新辉煌。